電話:86-0755-23229824
手機:18948346937 / 13510373651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后亭茅洲山工業園工業大廈全至科技創新園科創大廈11層C
微信:
微信客服號:
抖音官方號:
0引 言
高光譜影像包含豐富的光譜信息,能夠準確地描述地物的光譜特征,但在地物分類應用中通常會存在同物異譜和同譜異物現象。機載激光雷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可以直接獲取地物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維空間信息,通常為離散點云,由于缺乏光譜/紋理信息,在地物分類方面表現出最大的不足。因此,融合機載 Li DAR 點云的三維空間信息和高光譜影像的紋理信息,即可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提升地物分類的精度和可信度。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從機載 Li DAR數據和高光譜影像數據提取不同特征,設計了不同特征組合的融合數據集,采用效率 更 高 、 實 現 簡 單 的 隨 機 森 林 算 法(random forest ,RF) 進行地物分類研究,并進行精度評價與對比,以提高分類精度,為土地資源利用監測、管理提供據支持。
機載 Li DAR 和高光譜影像數據覆蓋區域位于廣西靈川縣,地形平坦,包括民房、農田、林地、裸地等地物類型(圖1)。其中機載 Li DAR 數據采集于 2020 年11 月 6 日,由 無人機 Li DAR系統獲取,飛行高度約 120 m,平均點密度 38 點/m2,包含 xyz 坐標信息、強度信息及多次回波信息。高光譜數據采用高光譜成像儀于 2020 年 12 月 25日獲取,當日天氣晴好,飛行高度為 130 m ,空間分辨率為 0.12 m ;波長范圍為400-1000 nm,包含 270 個光譜波段。
圖 1 實驗區地理位置
分別從機載 Li DAR 點云數據和高光譜影像中提取地物的高度特征、光譜特征、紅邊特征及紋理特征,并設計了 5 種不同特征組合的影像,然后應用隨機森林分類器對不同特征組合的影像進行土地利用分類,并比較其精度。技術路線如圖 2。
圖 2 技術路線圖
首先采用三角網濾波方法進行點云濾波 , 然 后 采 用 不 規 則 三 角 網 方 法(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對濾波后的地面點和非地面點進行插值,生成格網分辨率為 0.25m 的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數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將插值生成的 DEM 和 DSM 進行差值運算,得到 n DSM。
高光譜影像包含豐富的地物光譜信息,波段數多,在分類過程中,會導致數據冗余、效率變低、影響分類精度,因此首先要對高光譜影像數據進行降維處理。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降維方法,在 ENVI5.3 中對高光譜數據進行降維處理,選取前 5 個主成分波段特征。利用紅邊波段可以增強不同地物間的區分度,本文根據所用高光譜影像的光譜特點,定義了 3 種紅邊植被指數,組成紅邊特征集(后文以 RE 表示)。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對綠色植被比較敏感,也是遙感影像分類中常用的植被指數。各植被指數計算公式如表 1 所示。
表 1 植被指數
注:NIR 為近紅外波段;R 為紅波段;RE1 為紅邊 710 波段;RE2 為紅邊 750 波段
紋理特征信息能夠有效提升分類精度,本文采用灰度共生矩陣(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方法提取影像的紋理特征,并選取了同質度、非相似性、對比度、相關性、熵和角二階矩作為影像的紋理特征,對經 PCA 變換后的影像進行 GLCM 計算得到紋理特征。
首先使用 ENVI5.3 軟件,以高光譜影像為基準影像,選取 n DSM 和高光譜影像上明顯的同名地物點作為配準基元進行配準。 為探究不同特征組合的分類效果,本文根據提取的不同特征,設計了 5個特征組合的融合影像,如表 2 所示。
表 2 不同特征波段組合
隨機森林是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它將多棵決策樹集成在一起組成“森林”是目前遙感影像分類常用的方法,具有參數設置少、穩定性好、訓練樣本速度快、分類精度高等特點。本文根據實地調查數據和通過 Google earth 高分辨率影像目視解譯完成訓練樣本和驗證樣本的選擇,使用 RF分類器,對構建的不同特征組合進行地物分類。在隨機森林算法中,決策樹的數量(ntree)和為隨機特征的數量(mtry)是兩個關鍵參數,本文通過反復優化,將ntree 設置為 100,mtry 設為特征數量的平方根。
采 用 Kappa 系 數 和 總 體 分 類 精 度(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OA)對分類結果進行精度評價。并計算每種地物類別的用戶精度和生產者精度,以便更好地評價不同實驗組合的分類結果。
3 結果與分析
不同特征組合的分類結果如圖 3 所示。可以看出,在融合影像僅具有光譜特征時(組合 1),部分建筑物明顯被誤分為了道路和裸地。在加入植被指數和紋理特征后(組合 3),植被和裸地的區分更明顯,建筑物誤分為道路的情況也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裸地被分為了建筑物;加入 Li DAR 點云數據提取的 n DSM 后,融合影像(組合 4)具有了高度特征,建筑物和道路邊緣區分更清晰,建筑物和裸地的誤分情況相較于組合 3 也有極大改善,林地、農作物和裸地的區分也更明顯。
圖 3 不同特征組合分類結果
表 3 分類結果精度統計
注:PA 為生產者精度;UA 為用戶精度
從表 3 可以看出,組合 1 的分類精度最低,OA 和 Kappa 系數分別為 77.73%和0.69 ;組合 5 的分類精度最高, OA 和Kappa 系數分別為 85.96%、0.81,說明高光譜影像融合植被指數、紋理特征和高度特征后,分類精度得到有效提升。特別在添加了 Li DAR 點云數據提取的 n DSM 的高度特征后,分類精度提升最多,相較于未添加高度特征(組合 3)OA 和 Kappa 系數分別提升了 5.33%和 0.07,說明融合高程信息可以極大提高高光譜數據的分類精度;組合 4 的總體分類精度雖略低于組合5,但組合 4 中林地的分類精度卻更高,PA和 UA 均達到 95%以上,說明紅邊光譜特征與從 Li DAR 數據提取的 n DSM 融合后對高植被的分類效果更好。
推薦:
便攜式地物光譜儀iSpecField-NIR/WNIR
專門用于野外遙感測量、土壤環境、礦物地質勘探等領域的最新明星產品,由于其操作靈活、便攜方便、光譜測試速度快、光譜數據準確是一款真正意義上便攜式地物光譜儀。
無人機機載高光譜成像系統 iSpecHyper-VM100
一款基于小型多旋翼無人機機載高光譜成像系統,該系統由高光譜成像相機、穩定云臺、機載控制與數據采集模塊、機載供電模塊等部分組成。無人機機載高光譜成像系統采用了獨有內置掃描系統和增穩系統,成功克服了小型無人機系統搭載推掃式高光譜相機時,由于無人機系統的震動造成的成像質量差的問題,同時具有高光譜分辨率和優異的成像性能。
便攜式高光譜成像系統 iSpecHyper-VS1000
專門用于公安刑偵、物證鑒定、醫學醫療、精準農業、礦物地質勘探等領域的最新產品,主要優勢具有體積小、幀率高、高光譜分辨率高、高像質等性價比特點采用了透射光柵內推掃原理高光譜成像,系統集成高性能數據采集與分析處理系統,高速USB3.0接口傳輸,全靶面高成像質量光學設計,物鏡接口為標準C-Mount,可根據用戶需求更換物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