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86-0755-23229824
手機:18948346937 / 13510373651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后亭茅洲山工業園工業大廈全至科技創新園科創大廈11層C
微信:
微信客服號:
抖音官方號: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概況
1.2 光譜測量與樣本采集
數據采集時間為2017年3月,在試驗區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裸露的田地。在無云無風的正午時間段,采用萊森光學的iSpecField-WNIR便攜式野外光譜儀進行反射光譜測定。光譜儀的波長范圍為350~2500nm,采集時探頭與土壤保持15cm距離,用3°視場角進行垂直照射,350~1000nm之間的光譜分辨率為3nm,1000nm~2500nm之間的光譜分辨率為10nm。經過自動內插,光譜重采樣間隔為1nm。
圖1 土壤樣本空間分布圖
從圖1可見,除東南和西南山區外,采樣點空間分布均勻,采樣區覆蓋章丘大部分地區。
1.3 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測定
在實驗室內,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對土壤樣本有機質含量進行測定,其統計特征如表1所示。
特征指標 |
表層土樣 |
耕層土樣 |
最小值/g·kg-1 |
9.626 |
7.765 |
最大值/g·kg-1 |
29.387 |
23.647 |
平均值/g·kg-1 |
20.761 |
15.794 |
標準差/g·kg-1 |
5.114 |
4096 |
變異系數/% |
24.635 |
25.932 |
1.4 光譜數據預處理
利用View Spec Pro軟件對光譜數據的斷點處進行修正。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光譜曲線存在大量細小噪聲。研究表明,原始光譜經過微分變換后,高頻噪聲會被放大,遮蔽微分變換后的波形輪廓,使試驗結果精度降低。為了使數據更加平穩便于分析,通過MATLAB2014b編程實現光譜反射率的小波去噪。經過反復試驗最終選擇小波基函數為db5,分解層數為3,使用wrcoef函數TYPE類型為a,重構數據得到去噪之后的光譜反射率。
1.5 異常樣本的剔除
由于光譜測量受到研究區環境、光譜測試條件、人為干擾和土壤理化性狀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某些樣本光譜數據出現異常,會對估測結果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剔除異常數據。根據光譜反射率與土壤有機質含量成負相關的關系,按照土壤有機質含量對76個樣本排序,繪制光譜曲線圖,綜合考慮土壤含水量與其他因素的影響,觀察曲線走勢,剔除光譜曲線明顯異常的樣本。其方法如圖2所示。
1.6 光譜數據變換
為了增強原始光譜數據中不明顯的特征差異,提高表層土壤光譜數據與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之間的相關性,利用反射率一階微分、平方根的一階微分、對數倒數的一階微分等10種數學變換方法對原始光譜反射率進行變換,取△λ=10nm。其中,對數倒數一階微分、對數的一階微分的變換效果最好,平方根倒數一階微分和一階微分變換在少部分有機質敏感波段處相關系數能接近0.6,但是在相同波段下,對數倒數一階微分或對數的一階微分相關系數更高,其他變換方法相關系數相對于原始光譜并沒有提高,因此選擇變換效果最好的兩種方法做變換前后的相關系數如圖3所示。
1.7 估測因子提取
在對數倒數一階微分和對數的一階微分變換后的光譜反射率中,以相關系數高于0.5為原則,盡可能離散地選取43個特征波段,部分波段如表2所示。
對數倒數一階微分 |
對數一階微分 |
||
波段/nm |
相關系數R2 |
波段/nm |
相關系數R2 |
376 |
0.543 |
691 |
0.551 |
396 |
0.56 |
856 |
0.665 |
438 |
0.63 |
819 |
0.642 |
524 |
0.667 |
||
… |
… |
||
2317 |
-0.759 |
主成分 |
特征值 |
方差貢獻率/% |
累計貢獻率/% |
1 |
29.943 |
69.635 |
69.635 |
2 |
3.969 |
9.23 |
78.864 |
3 |
2.3 |
5.348 |
84.213 |
4 |
1.727 |
4.016 |
88.228 |
5 |
1.073 |
2.495 |
90.723 |
1.8 建模方法
由于土壤有機質含量與光譜數據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而BPNN模型對解決非線性問題具有較強的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BPNN方法建立估測模型,并與SVR、MLR方法作對比分析。耕層土壤有機質間接估測的基本思路是基于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與表層土壤光譜信息的間接關聯性,利用基于表層土壤光譜提取的估測因子建立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估測模型,從而實現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光譜估測。利用決定系數R2、平均相對誤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和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評定模型的估測精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耕層土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之間的內在關系
雖然耕層土壤與表層土壤同屬于土壤淺部,但表層土壤與耕層土壤在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微生物等條件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二者的有機質含量并不相同。一般耕層土壤有機質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會低于表層土壤。本研究區耕層土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之間存在的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表層與耕層土壤有機質的實測值關系圖
圖4可見,耕層土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之間R2達到0.839,再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軟件對表層土壤和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實測值做相關性檢驗,檢驗結果中顯著性P=2.851*10-28,而當P<0.01時,就可以說數據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因此,綜合考慮R2與P值,耕層土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為利用表層土壤光譜信息實現耕層有機質含量的間接估測提供理論支持。
2.2 基于表層土壤光譜特征的耕層土壤有機質間接估測結果
通過MATLAB 2014b編程實現BPNN建模,將5個估測因子與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作為輸入值,當學習速率為0.001,目標最小誤差為0.001,最大訓練次數1000次,隱含層節點個數為10個時,模擬試驗結果為最優。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間接光譜估測值與實測值的關系,如圖5所示。
建模方法 |
R2 |
MRE/% |
BPN |
0.845 |
7.642 |
MLR |
0.714 |
11.871 |
SVR |
0.711 |
10.748 |
2.3 結果對比
為進一步對比分析,采用另一種方法對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進行間接估測,即基于耕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關系的耕層土壤有機質間接估測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基于表層光譜信息提取的估測因子建立表層土壤有機質估測模型,計算出表層土壤有機質的估測值y1;然后依據表層、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實測數據,建立耕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之間的關系式y2=f(y1),再將表層土壤有機質的估測值y1代入關系式y2=f(y1),即可計算出土壤耕層有機質含量的估測值。3種建模方法的估測結果如表5所示。
建模方法 |
R2 |
MRE/% |
BPN |
0.789 |
10.51 |
MLR |
0.717 |
12.46 |
SVR |
0.725 |
12.14 |
3 討論與結論
眾所周知,表層土壤光譜和表層土壤有機質之間存在關聯性,而在上文中已經證明表層土壤有機質和耕層土壤有機質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具有顯著相關性,因此表層土壤光譜和耕層土壤有機質之間是存在間接聯系的。基于耕層與表層土壤有機質關系的耕層土壤有機質間接估測方法使用此種間接關系實現了對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間接估測,這說明利用表層土壤光譜估測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可行的。